【本報悉尼訊】寒冷的周六,早上5:30,位於悉尼西部Flemington的水果蔬菜市場Paddy’s Markets已經人接人。手推車穿梭於持現金討價還價的購物者之間,買賣方大聲叫價。
布萊斯和他的兒子克裡斯要在這裡一項艱巨的任務。
他們的合作社是一個自願的采購社區組織。每個家庭每三個月花三到四個小時的時間來購物。
布萊斯表示,與大型超市相比,這裡的蔬果通常更高,成本更低,質量也更好,這裡購買一周的新鮮蔬果費用大約只要20元,而在大型超市可能需要60元。
商販斯基皮拉從事水果和蔬菜生意。他說,過去的6到12個月裡,由於生活成本的壓力,他在Paddy’s Markets看到了大量小型非正式合作社的湧入。越來越多的家庭聚在一起團購,然後再分享。來到這裡,跳過中間商,就能以合理的價格直接從批發商那裡買到東西。
合作互助商業委員會行政總裁莫裡森說,合作社的所有者是用戶,其目的是為成員帶來利益,而不是利潤最大化,這些合作結構讓人們在面對生活成本壓力時能夠集中購買力。當你試圖解決大家共同的需求時,合作是絕對有意義的。
據合作與互助商業委員會的數據,合作社廣泛存在於銀行、保險、農業、汽車和零售等行業,每10個澳洲人中就有8個是至少一家合作企業的成員。合作社約占GDP的8.3%。
在南澳Barossa Valley, 90%的當地居民在巴羅薩合作社(Barossa Co-op)購物,該合作社是澳洲規模最大、最悠久的零售合作社。成立於1944年,經營著一家超市,為2.3萬名會員提供服務。
行政贈送才梅因說,他們處理利潤的方式與大型超市不同,利潤會通過贊助和價格折扣返還給社區 ,這形成了一種積極努力、合同協作的精神,可以控製自己未來的經濟和生活方式,去年,我們僅在Barossa Fresh超市就提供了價值近50萬元的折扣,其中包括燃油折扣。
澳洲超市高度集中,其中兩大超市控制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該行業中只有不到1%是合作超市。而在在瑞士(70%)、德國(46.5%)和法國(35.8%)等國家,合作超市佔了很大一部分市場。
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前主席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發缺乏競爭在允許剝削行為,這損害了澳洲的家庭和雜貨供應商,並可能加劇通貨膨脹。
莫裡森女士呼籲政府支持合作社作為一種商業模式。她說,競爭法沒有充分認識到合作社的具體優勢。解決生活成本危機和通貨膨脹的最好辦法是讓市場真正競爭,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