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坎培拉訊】十多年來,澳洲首次進入國際腐敗指數透明度前十名,不過專家警告稱,要維持這一水平,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在最新透明國際年度貪腐感知指數中,澳洲得分為77分(滿分100 分),和冰島愛爾蘭並排名第10,高於2023年的75分和第14位。
該指數根據13項關於公共部門腐敗看法以及預防和遏制腐敗措施的獨立調查,對18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評分。
在今年的指數中,丹麥連續第七年位居榜首,芬蘭和新加坡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不過紐西蘭自 2012年以來首次以83分的成績跌出前三名。
負責編製該指數的非營利組織強調,過去十年間,近50個國家的狀況倒退,30個國家的排名上升,排名在50名以下的國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在遏制腐敗方面表現出困難。
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專門研究公共誠信、問責制和治理改革的布朗說,經合組織的國家排名正在倒退,這一切實際上表明,世界各地的良好治理確實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和2021年排名第18位相比,本次排名澳洲名次提高明顯,不過仍低於2012年的排名,當時澳洲以85分排名第7位。
透明國際澳洲分部行政總裁摩爾說,澳洲要成為該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仍有提升空間。此次澳洲分數的提高得益於一些相當有力的改革,比如國家反腐敗委員會立法、嚴格明確的反賄賂法律,以及取代困擾重重的行政上訴法庭。
布朗對此表示同意,並表示聯邦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已使澳洲重返前十名。
不過,布朗說,英國和美國等國家的自滿已經導致這兩個國家的得分都跌到了迄今為止的最低點。對澳洲來說,這只是轉折點的開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決不能自滿,需要持續致力於確定需要加強哪些方面以加強我們控制腐敗的能力的價值,這樣政府才有資源來應對生活成本危機。(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