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澳蜘蛛研究重大突破 確認55種蜘蛛新物種

【本報悉尼訊】澳洲科學家歷經兩年大規模田野調查,近日宣布確認55種全新「叉骨蜘蛛」(wishbone spiders)物種。此發現不僅使該類群躍居澳洲最具多樣性的穴居蜘蛛家族,是分佈分佈最廣泛、種類最多的蜘蛛種群,同時也揭示偏遠地區生態系的生物多樣性寶庫。

和普通蜘蛛不同,叉骨蜘蛛和巨型狼蛛以及漏斗網蜘蛛同屬一科,其獨特之處在於能挖掘深達1米的Y形地穴,形似叉骨,因此得名。穴內以蛛絲加固內壁,主通道用於伏擊昆蟲與小型爬蟲,分岔通道則作為緊急逃生路線。

該研究橫跨澳洲大陸,由西澳博物館、昆州博物館以及西澳等機構聯合進行,被譽為澳洲蛛形綱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研究團隊橫跨澳洲大陸,在內陸沙漠、熱帶草原等極端環境中,透過夜間紅外線攝影、DNA定序與形態比對,確認新物種特徵,其中「A. eddieorum」以長期支持生態研究的Eddie家族命名,「A. lawrenceae」則致敬專案經理Melina Lawrence。

此次發現的多數新種體長介於2至5釐米,棲息地遠離人類活動範圍。研究人員強調說,這些蜘蛛對人體無害,且是控制害蟲的關鍵物種。

昆州博物館威爾森說,我們在昆州進行了兩次大型實地考察,對這些神秘蜘蛛的挖洞行為進行了一系列觀察,之後,我們在實驗室中辨識出它們外觀甚至DNA上的差異,以確定哪些物種是科學界的新發現,這項工作對繪製澳洲令人驚嘆的豐富蛛形綱動物群落做出了另一項貢獻。鑒於許多叉骨蜘蛛物種分佈於偏遠或乾旱地區,難以到達,其適應極端乾旱的生理機制,將是未來研究重點。

西澳博物館無脊椎動物策展人哈維補充說,DNA分析顯示,叉骨蜘蛛的物種分化與澳洲地質史密切相關,此發現為大陸板塊運動如何影響生物多樣性提供新證據。

澳洲現在已記錄逾1萬種蜘蛛,叉骨蜘蛛家族佔比顯著提升,生態學家指出,穴居蜘蛛作為「生態工程師」,其地穴能改善土壤通氣性,並為蜥蜴、蛙類等提供微型棲所,不過氣候變遷正威脅其生存。

此前研究發現,地表溫度每上升1攝氏度,穴居蜘蛛的獵食成功率將下降23%。(子力)

分享 / Share :

[post-views]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