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退休醫生小說揭秘骨骼交易 籲關注教學骨骼來源和處置

【本報墨爾本訊】20世紀70年代,沃森作為墨爾本的一名醫科學生,購買了用於學習的人體骨骼。當時,澳洲的醫科學生普遍認為這是平常之事,但這些骨骼往往來自不道德的印度骨骼交易。

沃森退休後,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寫了一本名為「骨頭」的小說,揭露了醫學研究中教學用骨所面臨的道德困境,並呼籲關註這些遺骸的來源和處置方式。

沃森的小說中的主人公前往印度了解遺骸來源,這與她自己的經歷相似。她曾訪問印度加爾各答,那里曾是世界骨頭貿易的中心。從1947年印度獨立到1985 年印度政府禁止骨骼出口,估計有兩百五十萬具骨頭被賣給西方國家。

1982年,澳洲政府將出售人體遺骸定為非法,但許多醫療專業人員及其家人仍保留個人擁有的骸骨。在澳洲,雖然擁有人骨並不違法,但當局建議公眾將其交給相關部門進行評估和處理,要確定和原住民或懸案無關。

沃森對目前處理這些遺骸的方法感到不滿,她說如果有好的處理辦法,她不會自己保存,應該為骨殖提供「良好的程序」,這個問題需要通過廣泛討論來解決,希望大學能夠帶頭安葬這些骸骨,大學可以舉行簡短的儀式,設立牌匾和花園來紀念逝者。也應該設立一個來自多社區多文化的委員會,就此問題進行廣泛討論。

全國範圍內的醫學院也表示願意參與有關這一問題的討論,並接受人類骨骼。然而,對於如何處理這些遺骸,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維州法醫學研究所等機構也表示希望圍繞這一問題采取行動,但面臨空間、基礎設施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挑戰。全國性的指導方針被認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包括澳洲和美國在內的研究人員和人類學家都希望看到這樣的指導方針出臺。

澳紐臨床解剖學家協會發言人說,全國委員會還將依靠學者和印度社區代表的參與,協會將很快向公眾發布一份意向書,委員會希望聯繫與此相關的其他組織,看看是否可以共同製定一項政策或一項未來的政策。(美麟)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