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悉尼訊】隨著澳洲聯邦大選臨近,國際學生數量是否加劇租房危機的辯論持續升溫。不過,南澳大學首份縱向研究揭示,留學生與租金飆升並無統計關聯,政客將住房危機矛頭指向非公民群體,恐危及年產值510億元的國際教育產業。
南澳大學教授Michael Mu的團隊分析2017至2024年間76個時間點的政府數據,發現後疫情時代,全澳各省會城市中,國際學生數量與租金成本均無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相關性,海外學子多選擇學生宿舍或合租形式,其居住模式與本地居民存在結構性差異,文獻回顧顯示國際學生長期淪為社會問題代罪羔羊。
Michael Mu說,我們雖身處高等教育體系,但他和合作夥伴Hannah Soong博士的研究絕不受大學招生策略影響,不受任何政治議程的束縛,我們尋找的知識數據和證據。
此結論獲澳洲房地產理事會背書,該機構去年報告也指出留學生「不應背負租房市場失衡的污名」。
而本周早些時候,前財政部長兼總理兼內閣部次官帕金森(Martin Parkinson)也曾說過國際學生並不與當地人競爭同樣的房產。
Michael Mu說,從政治角度來說,留學生很容易成為攻擊目標,因為他們沒有投票權,希望政客雙方都能以證據為基礎進行辯論和製定政策。
中國是澳洲最大的國際學生市場,在澳洲的849,113名國際學生中,有22%來自中國。
來自廣州的南澳大學教育系的一名中國留學生說,和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相比,在澳洲找住處之困難,她很驚訝。
她說,我在澳洲並沒有感到不受歡迎,但也知道隨著移民爭議愈演愈烈,很多同學已經離開了,將住房問題歸咎於國際學生有點不公平,我們是持合法簽證,支付三倍學費、依法納稅,現在卻被描繪成住房掠奪者,這聽起來好像是不希望有更多的國際學生來這裡。
該研究發布之際,主要政黨正就移民政策激烈交鋒。工黨政府去年提出「國際學生上限法案」遭參議院否決後,改以行政指令推動區域院校優先審批。
反對黨兩黨聯盟影子教育部長亨德森(Sarah Henderson)則批評現行政策加劇住房危機,在管理國際學生數量方面完全失敗,造成了移民混亂,加劇了住房危機,並給澳洲的基礎設施和基本服務帶來了巨大壓力。
亨德森說,反對黨將在「未來幾周」公佈針對國際學生的政策。
而八大名校聯盟(Go8)行政總裁湯姆森(Vicki Thomson)說,國際教育是澳洲第三大出口產業,每年創造510億澳元產值,更資助全國75%的尖端科研,為經濟成長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美國政府已開始削減對澳大學研究撥款之際,限制國際生源將重創學術競爭力。
湯姆森對政界雙方都發出了警告,稱「要小心自己的願望。不要讓我們第三大出口行業面臨風險」。(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