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70年代致力讓澳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他鄉五邑人梁國祥保留了華社的歷史

【本報墨爾本訊】1972年聯邦大選前,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在墨爾本市政廳發表演說,宣傳工黨的政策。時年53歲的梁國祥Maurice Leong,給聽眾介紹這位後來的總理。許多年裡,梁先生致力於讓澳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同時,取消澳洲公共生活領域的種族歧視。這兩點,正是惠特拉姆要做的。2023年在惠特拉姆作為澳洲總理訪問中國50週年之際,梁國祥去世了。

梁國祥是澳洲最早、最年輕的反戰分子之一。他是勞動者、商人、社區領袖、政治活動家、業餘寶石鑒賞家、專業植物學家,晚年時,是出色的社區歷史學家,熱心給人宣講澳洲華人的歷史和故事。梁先生謙和、幽默、深思,創造了歷史,又為我們保留了歷史。

1919年,梁國祥出生在廣東開平縣月山堡沖渡村。1936年抵澳,與父親和梁氏族人團聚。梁氏在墨爾本唐人街經營雜貨的批發和零售,也是澳洲最早的華人社團組織四邑會館(1856)的主要贊助人,其時,會館還在南墨爾本Raglan街的四邑關帝廟裡。

梁厭倦了國內的匪禍、貧窮和戰亂,來到澳洲繼續學業。他想做一名工程師。每天早上,先去店裡幫忙,九點鐘的上課鈴響之前,飛奔跑去學校。放學後,再回店裡幫忙。

年僅12歲時,他就在廣州參加了遊行,抗議蘇俄入侵中國東北。後來,在墨爾本,日本全面侵華的消息傳來後,他寫了愛國話劇,組織同學們演出,以喚起同胞的愛國意識,並籌款寄往中國。完成學業後,他在1940年陪多病的繼母回到中國,繼母去世後,他在中國參加了當地的抵抗運動,看到自己的朋友和同志因抵抗而犧牲,後來,在日本於1941年佔領前,逃至香港。

因為經歷過戰亂,1949年,共產黨在中國取得政權時,梁國祥寄予極大的期望,相信中國從此走向秩序與繁榮。在30年的時間裡,他與洪門民治黨、澳中友協等社團一起,講述新中國的新故事。中國政府也將這些組織視為接觸澳洲華人的橋樑。梁先生這樣做,不是想獲得什麼,而是出於那個時代背景下對台灣國民黨的憎惡。

1980年代,梁先生再次回到中國。一位堂弟說他很聰明,跑的早,跑得遠,因為中國太危險了,還說「他的性格不適合在中國」。不過,從此以後,他經常回去,有時教,有時學,雖然他選擇住在澳洲,與太太陳金爰、兒子梁伯雄和梁氏族人在一起。

梁先生開始關注四邑關帝廟,和廟裡珍貴的歷史文物。因為年久失修,四邑廟與1940年代他第一次和父親梁澤芳去時大不相同。60年代,他說服四邑會館的會員,向公眾開放寺廟,這樣,人們就能認識廟裡的寶藏,不會再拔走年久失修的木籬,或是從街上往窗戶裡扔石子。廟裡保存著10,000多個木製的牌位,每個上面都是一位四邑鄉親的名字,和他們來自的村鎮,從19世紀起,他們先後來澳洲謀生,後來殞命南國。

2007年,梁發起一項工程,清潔廟裡所有的靈牌,照相,並用數碼技術保存下來,這一項目獲得維州政府獎。保存下來的資料不只是家族的遺產,也是維州和澳洲的遺產。梁先生還與Sophie Couchman, Diana Giese等人做口述歷史,給後人留下了詳細的歷史記錄。

晚年,很多個週末,他都在廟裡做義工,看守廟宇。遇到哭泣著給送子觀音磕頭的婦女,若是方便,他會趨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忙,然後遞上一張婦科醫生的名片。若是遇到焦慮的松香給關帝的餐館東主,他也會問是否需要幫忙,然後,遞上一張律師的名片。「在這裡,有時候是有求必應」,梁國祥經常都會笑著對人這樣說。

梁國祥(前坐)、妻子和兒子當年為他100歲慶生。

當年的黑白相留念。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