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碩德仁志壽福長一一傾情服務華族社區傑出僑領伍長然專訪

風和日暖,人壽年祥。南太平洋十月春風飛度,維多利亞州竹碧蘭紅。墨爾本唐人街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僑領長者,老移民出身,呈草根本色,數十年如一日為華族社區作出無私奉獻。他就是被大家親切尊稱為「伍叔」的Cheung Yin Ng伍長然先生。

一幢古典優雅的維多利亞式洋房。門前一株挺拔繁茂茶花樹掛著歲月的蒼桑,依然枝桿遒勁,錦花滿目。筆者一行慕名前往拜訪,與尊者伍長然伍頌達父子倆促膝傾談,回眸歲月。清茶濃香,共敘家常。

伍長然先生身材高大健碩,英俊瀟灑。雖已年屆虛齡九十有六,然身板硬朗,手勁有力,可生活自理。且思維敏銳,反應快捷,記憶力超強,令人印象深刻,讚歎有加。

少年酬志廣海天

廣納百福,長臨碧海。五嶺以南美麗豐饒珠江三角洲,江門五邑之境稻波蔗浪,蕉雨荷風。1929年6月伍長然出生於廣東省台山市廣海鎮南灣沙頭村。廣海沙頭村座落在珠江口沿海沙灘線邊上,夏蹈金浪冬拾貝,朝沐旭日晚觀霞。小長然時常眺望著水天一色的海平線,想像力馳向未知的遠方世界。

華夏著名僑鄉台山舊稱新寧,旅居世界各地的僑胞達130多萬。同時也是著名的排球之鄉、廣東音樂之鄉、飄色藝術之鄉和中國曲藝之鄉。廣海鎮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發達,呈四海通津之勢。如今廣海南灣港位列廣東五大漁港之一,漁資豐碩,千帆競渡,魚米稱鄉。台山特產「廣海鹹魚」揚名中外。

然而,十九世紀舊中國積貧積弱,民不聊生。1848年美國三藩市(舊金山)發現金礦消息傳來,歷來嚮往藍色海洋文化富有冒險開拓精神的五邑人聞風而動,窮而奮起,窮思出洋,大批青壯年男子踴往大洋彼岸淘金謀生。

據資料記載,1849至1882三十多年間,計有30萬華工漂洋過海抵達美國,其中以江門五邑華人佔多數。伍長然祖父就是其中之一員。他選擇在馬里蘭州餐館洗衣房等打工謀生度日。

就像許多五邑鄉親一樣,打工積蓄一定薪資後,長然祖父打道回鄉,立宅置田,添裝興學,娶妻生子,故里安家。這些血汗錢,是五邑華僑華人以自己勤勞的雙手,一粒又一粒金砂,一根又一根枕木,一件又一件濕衣,一盤又一盤粵菜,一分一厘省吃儉用積攢起來的。掰開每一個銅板,流出來的全是汗,是血,是淚。後來,長然父親也追隨祖父,越洋前赴美國馬里蘭州定居捱世界。

五邑地區很多華僑家庭的男性長輩前往海外謀生,華僑子女從小在遠離父輩的環境下成長。長大後追隨父輩的航跡,蹈海越洋奔赴遠方。少年長然也不例外。

長然少年時代入讀廣海小學接受初級教育,青少年時代進入台山師範學校接受中級教育。

習文學藝煥青春

台山師範學校前身為寧陽書院,始建於1612年明萬曆年間,是為新寧縣之最早最高學府。1913年新寧易名台山,寧陽書院改稱台山師範學校。該校依山傍水,綠蔭環繞。英傑輩出,桃李天下。

1948年國共內戰時期,華夏大地戰火紛飛,百業凋零,人心惶惶。青年長然告別台山師範,畢業即失業,感覺前路茫茫。他心想,不如學一門技術好傍身,於是就離開鄉下,前往廣東省城廣州市學習開汽車。他虛心好學,刻苦鑽研,認真聽取師傅傳授技術要領,很快學會了汽車駕駛。

1949年4月解放軍渡過長江作戰,國軍節節退守華南。這時國統區一片兵荒馬亂,形勢緊張。出廣州城謀出路的人紛紛返鄉,長然也打道回府返回台山鄉下。

1949年10月廣東戰役實施,解放軍兵分三路直取粵地,廣東全境光復。解放後,他仍在鄉下幹農活,幫忙挑公糧。伍叔說,當時我識字,會寫東西,會打算盤,會開汽車,年輕力壯,在鄉下這個小地方難以發揮自己的才能,應該去大地方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

於是長然再次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廣州開拓發展空間。其時萬物蕭條,百廢待興。伍叔回憶說,「那年從家鄉出到廣州找不到工作,無事可做。華僑子弟能做什麼呢,或可以繼續讀書,但我那時已經學會了開汽車,算是有一技之長。」伍叔懷著焦慮不安卻絕不放棄的心情繼續留在廣州,等待機會降臨。他到廣州市勞動局登記待就業,不久就接到有關部門通知有工作,到部隊當司機。

解放並進駐廣州城的是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十五兵團。該部隊從東北一直南下打仗至廣州,繳獲很多美制卡車,但嚴重缺乏司機。駐穗部隊到廣州市勞動局招工,共招收30多人,伍叔順利被選上。這批司機屬於參戰人員,實行供給制待遇,配發全套軍裝用品,但沒有軍籍。伍叔被分配在四野十五兵團某部炮兵33團1營2連當司機,每天駕駛著高大威猛的美制十輪大卡車,給部隊運送炮彈槍械,輸送後勤給養。幹得紅紅火火,忙碌而快樂著,為新生政權貢獻一份力量。

在部隊當司機不到一年時間,部隊已培養出自己的司機,不再需要外來人員。伍叔的華僑子弟身份,有海外關係背景,不容易再找到新的工作。

天無絕人之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新生政權急需培養有知識的專業人材。經濟、工業等部門紛紛辦學校,四處招收學員,其中財經專業十分吃香。伍叔適逢其時,應運而行,進入廣州私立華南聯合大學財經學院攻讀會計學專業。

華南聯合大學前身由私立廣東國民大學、私立廣州大學、私立文化大學和私立廣州法學院四校於1951年初合併而成,設立了36名各界人士組成的校董會。後來全國院糸大調整,華南聯合大學合併入中山大學。及後,華南聯合大學部分院系再度劃出,併入中南財經學院等院校。華南聯合大學附屬中學改為華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這所華師附中後來成為粵地響噹噹的名校。

把握命運經風雨

伍叔在廣州華南聯合大學就讀一年後,碰上該校撤並調整,其就讀的財經學院遷至武漢。伍叔選擇留在廣東,畢業後服從組織分配,被安排到海南島文昌縣人民保險公司工作。文昌具2000年歷史,是宋慶齡宋氏三姐妹故鄉。其父宋嘉樹當年棄窮鄉僻壤赴繁華美洲,終成就一段中國近代史傳奇。

然而,當年文昌尚屬邊遠荒蠻之地,經濟不發達,至保險業務難以展開。給一些耕牛做保險,經濟效益不大。在海南工作8個多月後,伍叔接到旅美父親的來信,讓他辭瓊返穗。

重新返回廣州,伍叔居住在文明路一帶鬧市區。一天,他經過一個街鋪,門面上寫著「廣州市歸國華僑聯誼會」字樣,便進去探個究竟。會所內工作人員均操台山口音,原來大家是鄉里,遂一見如故。

一來二去,會所人員得知伍叔有文化見過世面,就請他加入會所幫忙。於是伍叔申請加入僑聯會成為正式會員。其後僑聯會更名為廣州市歸國華僑僑眷聯誼會。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廣州僑務辦公處成立,與僑聯會一起蓬勃開展僑務工作。原有的僑聯會會址漸顯窄小不堪大用,上級有關部門計劃籌建廣州僑聯大廈。

伍叔年輕勤快肯干肯動腦子,響應上級號召,全身心向社會僑界展開募捐工作。他獲任命擔任廣州僑聯會北區11組副組長,不知疲倦進行籌款宣傳活動,爭取僑界人士為興建僑聯大廈出錢出力。伍叔出色的工作成效多次受到上級表揚,獲得不少獎狀獎盃和獎品。這段早期僑務工作經歷,為他日後來到澳洲開展華人社區工作提供動力,打下堅實基礎。

從事僑務工作有機會接觸過天南海北的華人華僑僑眷,伍叔逐漸掌握很多僑務方面的知識和竅門。他向公安機關打報告申請去香港,理由是父親希望與他在香港會面。經過前後3次申請,1956年6月,伍叔終於如願以償獲得批准,離開大陸前往香港。

在香港居留3年時間裡,伍叔進入製衣廠工作,做貨倉搬運工,終日為生計奔波。

幸運之神再次眷顧之時,他又一次抓住命運的轉機。1959年11月,伍叔獲得澳洲親屬資助,以澳洲緊缺職業技術移民身份申請,成功去往澳大利亞墨爾本定居,從此走上新的生活旅程。

風景秀麗的大墨爾本St.Kilda聖科達海濱旅遊勝地,座落著一家歷史悠久樓高3層的Tail Ping Cafe太平餐館。伍叔初來乍到,就在這家中餐館工作兼住宿。他從後廚幫工做起,起初洗碗、勤雜衛生、執碼,以後一直做廚師,各項工作均得心應手,一做就是8年。

服務華界興社團

1971年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僑友社成立,為華人謀福利,創辦華文學校,促進澳中友好。伍叔開始參加社團活動,加入僑友社。1973年,伍叔加入墨爾本洪門民治黨。

洪門原稱天地會,是明末清初的反清復明秘密組織,已有400多年歷史。明太祖年號洪武,洪武之家門,是為洪門。革命先驅孫中山所著《孫文學說》中說道,「洪門者,創設於明朝遺老,起於康熙時代。…故以反清復明的宗旨,結成團體,以待後有起者可藉為資助也。」洪門分佈世界各地,辛亥革命起全力支持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支持祖國抗日救國運動,作出重大貢獻。

1848年洪門致公堂建於美國舊金山。1903年冬孫中山加盟檀香山致公堂。洪門以推翻清朝,支持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為宗旨。1925年10月中國致公黨在美國舊金山成立。1946年在中國上海召開五洲洪門懇親大會,決議成立中國洪門民治黨,由司徒美堂擔任主席。

1949年10月1日司徒美堂作為華僑代表之一登上天安門城樓,站在毛澤東主席側後見證歷史,參加開國大典。1955年司徒美堂在北京病逝,周恩來總理親自執紼,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洪門元老,一生愛國」。

1982年伍叔擔任墨爾本洪門民治黨秘書長,做了大量工作。他通過廣東省僑務辦公室介紹,從佛山九江物色到一位功力深厚技藝全面的師傅,請來傳授舞獅技術和武術技能,從而全面提升洪門武術、醒獅隊伍的整體技術水平。

1985年致公黨成立60週年紀念會在北京召開,伍叔應邀赴北京參會。此後,凡有關於海外聯絡的黨務活動均由伍叔經手。餐館生意售出後,他可投入更多時間進行黨務社會活動。為拓寬對外交往渠道,他經手印刷新年賀卡到處派發,讓更多人知道有個洪門民治黨。近百年來,洪門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建堂立黨。雖名稱相異,乃一脈相承。如今,各地致公黨,致公堂,民治黨均各自安好。

作為世界洪門一個重要分支,墨爾本洪門民治黨原稱墨爾本洪門致公堂,1947年改為現名,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他們團結凝聚當地華人華僑,勇於承擔社會責任。100多年來持續仁心善意,向皇家墨爾本醫院和皇家兒童醫院捐贈善款,堅持不懈。華人社區有口皆碑。每年9月下旬,洪門民治黨均牽頭組織維州一百多個華人社團,共同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華誕晚宴。

經過多次籌備會議,1979年8月維州華人社團聯合會在勝利飯館宣告成立。伍長然先生以墨爾本洪門民治黨秘書長身份全程參加籌備工作。墨爾本洪門民治黨是維州華人社團聯合會8個創會社團會員之一,也是當時唯一有兩個代表名額的社團。

伍長然先生育有三女一子。其子伍頌達青年時期即深受父親影響,亦長年熱心公益活動,積極參與華人社團服務。伍頌達太平坤士現任墨爾本洪門民治黨主委、維州華胄協會會長、維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依然滿腔熱情投身華人社區服務。

201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伍長然伍頌達父子同時應邀赴北京,出席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盛大閱兵典禮。其時,伍叔兩父子分別擔任維州華人社團會長職務。父與子均為會長同時赴北京觀禮實屬罕見,一時傳為美談。

維省華族老人福利會興建老人宿舍後,初期進展順利,後來由於管理經驗不足,出現入不敷出等問題。1996年管理層重新改組後邀請伍叔加盟。他們採取想方設法四處籌款,招聘能幹有專業經驗的管理人才等措施,使老人宿舍經營逐漸扭虧為盈。後來大家推舉伍叔先後擔任維省華族老人福利會秘書長、副會長和會長。該會後來累積了一筆可觀的資金,用於投資房地產。其中包括斥資購入位於Preston的華族老人福利會分會現址。歷年來他先後擔任過多個團體的中文秘書、秘書長、董事、會長、主席等職務,為大眾熟悉的僑領。

先僑魂靈何處尋

19世紀中後葉,珠江三角洲社會動盪,水深火熱。五邑先人簽下「賣身契」,隻身遠赴澳洲淘金謀生。為一圓淘金夢,華工們風餐露宿,挨饑抵渴,忍辱負重,歷盡艱辛,無奈埋骨異域無人識。1996年起,伍叔起早貪黑開車數百公里荒漠旅程,前往新金山周邊各個淘金遺址墳場尋尋覓覓,追尋先僑墓地遺跡。

年代久遠,風雨侵蝕,很多先僑墓地湮沒在荒野間。伍叔一天又一天,一輪又一輪,一個埠仔又一個埠仔堅持不懈出動,找線索,找資料,找文物遺跡,從而找到越來越多的華工先僑無名塚。有時車子開到道路盡頭,就捨車步行,深入荒郊野嶺找到墓塚。找到墓碑後,清除籐荒草,抄下碑上的資料,給墓碑重新塗上紅漆,收拾整齊,以敬先人。

青山埋忠骨,後人紀先賢。2004年伍叔與志同道合的僑界熱心人士一起,發起籌組維多利亞州華人先僑陵園基金會,發動華界各階層人士募捐,先後在各金礦區遺址修建20多座華人先僑紀念碑。先僑魂靈既不能魂歸故里,亦可在異鄉有個安魂立命之地。後人不會忘記先僑為開發澳大利亞所做的一切貢獻。

生命之樹歷長青

伍長然先生知書達理,工作之餘喜歡讀書看報,尤其對歷史方面的書籍感興趣。英倫哲人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通過對歷史事件的瞭解,去偽存真,汲取精華,棄除糟粕,不斷充實自我。

青山不老,碧水長行。耄耋之年,老驥伏櫪。澳大利亞洪門民治黨元老、維省華族老人福利會榮譽會長、維省華族先僑陵園基金會顧問伍長然先生,數十年如一日為維州華人華僑社區所作傑出貢獻獲各界讚許有嘉,歷年授頒獎項頻傳。

計有:

2020年澳大利亞國慶日獲頒澳大利亞勳章(OAM);2007年維多利亞州多元文化貢獻獎;2001年澳大利亞聯邦高齡人士傑出貢獻獎;2001年澳大利亞聯邦國際義工年傑出貢獻獎等。

路漫漫,水迢迢,風雨兼程暮與朝。台山廣海一一廣州一一香港一一墨爾本,伍長然先生一路走來,人生經歷了幾個重大轉折點。上下求索,自強不息。經受多少磨煉,歷盡幾多風浪。其剛強堅韌的性格特質不認命,不放棄,不屈不撓與命運抗爭。在人生重大轉折關頭,適時認準方向,把握自身運程,走上安康大道。

矢志不渝的社區情懷,傾力傾情為社區服務,全心全意作社會貢獻,促進移居地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伍長然先生成為一位德高望重,長期義務為華人社區服務的資深義工僑界元老,在維州華人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寶貴財富。僑界之楷模,華族之驕傲,實至名歸。

一從廣海,二學台師,三出廣穗,四轉香江,五居墨城。春盈香雪,夏碧幽蘭,秋染菊黃,冬暖疏竹。萬頃煙波,千巖競秀,百齡眉壽,十步芳草,九轉功成。

作者:沙鸥

擔任部隊駕駛員攝於潮州庵埠。

1963年攝於墨爾本。

在Ararat市立碑紀念先人。

第一座紀念碑Fawkner墓園清明掃墓活動。

在Stawell立碑紀念先人。

在Creswick立碑紀念先人。

2024年11月伍叔與友人一起參觀畫展。

2007年維州總督頒發多元文化貢獻獎。
:

2015年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應邀參加北京閱兵典禮。

2001國際義工年獲獎人員合影。

廣州歸國華僑聯誼會獎狀獎盃證書。

維省華族老人宿舍合影。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