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駐悉尼總領館提醒領區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生群體 謹防不法分子「冒充公檢法」詐騙

【本報訊】中國駐悉尼總領館26日發出通告,提醒領區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生群體,謹防不法分子「冒充公檢法」詐騙。全民如下:

近期,發生多起海外留學生遭遇境外電信詐騙,回國面交「保釋金」典型案件。案件中,不法分子冒充國內公檢法機關,聲稱受害人涉嫌跨國犯罪,須繳納「取保候審」保證金,否則將被逮捕並遣返回國。不法分子恐嚇受害人稱,因涉及「高度機密案件」,且保證金不能以線上轉賬方式繳納,要求受害人不得對外透露有關信息,教唆其秘密回國取現後,在不法分子指定的偏僻地點向「接頭人」當面遞交「保釋金」。此類案例個案損失金額大,對海外留學生及其家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

結合近期案件分析,此類詐騙呈現以下特徵:

一是冒充公檢法,製造心理壓迫。該類案件中,不法分子主要瞄準海外留學生群體,利用該群體特別是新入學的年輕留學生對國內司法程序不熟悉、害怕「逮捕定罪」「遣返回國」等心理,通過改號軟件偽造來電顯示,偽冒「公安局」「檢察院」等國內公檢法機關官方電話,以涉及「跨國犯罪」「公檢法傳喚」「若不配合將立即遣返或逮捕」等為由恐嚇受害人,控制受害人行為。

二是虛構「涉密案件」,切斷求助渠道。不法分子以「案件涉密」為由,恐嚇受害者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有關信息,從而切斷與外界的聯繫,使受害者完全處於詐騙團伙的操控之下,喪失獨立判斷能力,並對受害人深度洗腦,誘騙甚至脅迫其秘密行動,編造理由向家人索要銀行賬戶,並在提取現金時,針對銀行詢問提前編造應對話術並準備相關佐證。

三是誘導現金交易,規避銀行風控攔截。為了規避銀行對詐騙交易的識別和攔截,不法分子教唆受害人赴異地銀行提取現金,或通過線上購買黃金郵遞至指定「交貨」地點、境外銀行轉賬、買賣虛擬貨幣等多種方式向不法分子提供資金。

近期海外電信詐騙案件頻發,為切實保障財產安全,避免遭受不法侵害,溫馨提醒廣大留學生:國家公檢法機關辦案均嚴格依照法定程序。

請廣大留學生務必提高警惕,牢記”三不”原則:不輕信任何自稱公檢法人員的「涉案」電話威脅,不盲從任何要求現金交易、轉賬匯款的可疑指令,不因所謂”案件保密”要求而切斷與親友的正常聯繫。

【應對措施】

一、提高警惕,保護隱私。請您高度警惕上述騙局,切勿向對方透露姓名、出生日期、護照號碼、身份證號碼等關鍵個人信息,或銀行卡號、密碼等財務信息。

二、查詢官網,穩妥核實。如接到可疑電話,建議您盡快掛斷,登錄中國駐外使領館、中國外交部或國內公檢法機關等官方網站,查詢電話號碼並主動撥號聯繫。切勿在手機通訊記錄裡點擊對方來電號碼直接回撥。

三、盡快報案,及時止損。如不慎上當受騙,請第一時間向澳大利亞警方報案。如詐騙分子接收轉賬匯款的銀行賬戶在中國境內,可同時向本人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

中國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熱線:+86-10-12308、+86-10-65612308;

中國駐悉尼總領館領事保護與協助熱線:+61-2-95505519;

澳大利亞報警電話:000(緊急情況);

澳大利亞警方求助電話:131444(非緊急情況)。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