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於倫敦進入第二天。央視新聞報道,會議於當地時間10日上午開始,在午餐後繼續。周三早上七時許,據報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表示,美中貿易談判達成了框架協議,落實中美元首本月初通話及日內瓦會談達成的共識。
路透社引述李成鋼表示,中美談判代表經過兩天會談後,已就貿易問題達成框架協議,並將向兩國領導人報告結果。李成鋼對記者表示:「雙方原則上已就落實兩國元首於6月5日通話及日內瓦會晤期間達成的共識,達成一項實施框架。」中美經貿諮詢機制首次會議於周一在英國倫敦舉行,歷時六小時結束。分析認為,這次談判預計將聚焦在稀土、關稅和科技等議題。首日會議後,美方代表團稱「有成果」; 中方暫未有任何公布。美國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早前接受訪時說,兩國在倫敦舉行的新一輪貿易談判,將旨在恢復稀土輸美。哈塞特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8日播出的訪問中表示,「這些關鍵礦產的釋放量比先前高,但不如我們認為在日內瓦會談上敲定的量高。」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刊發署名「鐘聲」的評論文章稱,中美各界以及國際社會期待雙方落實好兩國元首通話共識,為兩國各自發展和全球經濟復蘇增添確定性、穩定性。文章稱,中美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加強經貿合作不僅有利於各自發展,也將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重要保障。「我們相信,通過平等協商和務實合作,中美能夠找到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對於稀土的出口管制,「鐘聲」在另一篇評論文章中表示,各方應理性、客觀看待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正當性與必要性,尊重中國在自身資源管理方面的正當權益,共同維護國際經貿秩序和國際和平與安全。文章稱,中國對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的核心目標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履行國際防擴散義務;中國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不是「封鎖」、「對抗」,而是推進對稀土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中國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導致日歐美多家汽車制造商面臨生產線停擺危機後,中國商務部7日在官網以問答方式回應此事時說,已批准一定數量的稀土相關物項出口申請,但未說明申請情況和稀土物項出口的目的地。哈塞特在CBS訪問中說:「我很高興這項協議就將談成」,但未透露中美倫敦貿易談判的細節。分享 /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