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悉尼訊】儘管工黨政府上臺以來澳中雙邊關係有所改善,但地緣政治風險籠罩著澳洲這個最大的貿易夥伴,因此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澳洲公司,有一半已經開始或正在增加涉及中國的業務和供應鏈的多元化。
總部位於北京的商業遊說團體中國澳洲商會(AustCham China)發佈的年度《在中國做生意報告》也對艾班尼斯(Anthnoy Albanese)政府的穩定澳中關係工作給予了廣泛讚揚,在華經營生意的澳洲商界人士在接受中國澳洲商會詢問時,有一半受訪者表示,這讓在中國做生意變得更加容易,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這導致了出口生意的增加。然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北京的一系列監管變化以及特朗普重返白宮導致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都為在中國經營的澳洲企業增加了新的挑戰。中國澳洲商會主席馮栢文( Vaughn Barber )說:「(在華經商的澳洲)企業將繼續應對複雜的監管、經濟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從這份報告以及我最近與中國和澳洲企業的對話中得到的教訓是,公司並沒有脫離參與。他們正在適應、權衡新風險,並尋求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和機構來幫助前進。」該報告是澳洲商業對中國情緒的最權威反映,它在發佈之際,澳洲外交部貿易數據顯示,與 2024 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澳洲對中國的出口下降了 14% ,減至 398 億元。2025年頭三個月,鐵礦石對華出口額下降 18%,減至244億元,遠遠超過了澳洲農產品對華出口的增長,如大麥、葡萄酒和龍蝦,這些產品在被北京列入限制進入中國市場的黑名單多年後,被允許重新進入中國市場。2025年前三個月,澳洲對世界其他國家(不包括中國)的出口與上一年相比增長了近5%。中國澳洲商會在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支持進行的新調查發現,大多數在華澳洲企業仍然致力於在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業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即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在 2025 年仍將佔全球經濟增長的近三分之一。回應調查的四分之三澳洲公司表示,他們的中國業務在 2024 年實現盈利,高於 2023 年的 58%。參與調查的 400 多名澳洲高層商界人士中的一位說:「我們面臨著實現投資多元化的壓力,但很難與中國仍然存在的機會取得平衡。」雖然中國仍然是澳洲迄今為止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只有 20% 的受訪公司表示,中國市場的價值超過其總收入的 40%。只有 16% 的澳洲公司表示中國是他們的首要投資重點,而一半的公司表示中國是他們公司的三大優先市場之一。三分之一的企業高管表示,他們正在尋求擴大在中國的業務。幾乎同樣多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投資的首要領域是「政府事務」角色,因為他們尋求幫助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前景。另一位接受調查的澳洲商界高層人士說:「地緣政治背景仍然影響著我們對在中國進行長期投資的舒適度。」貿易部長法雷利(Don Farrell)對澳洲與它的最大貿易夥伴國的關係未來持樂觀態度,他本周獲中國商務部長邀請,將在今年11月赴中國參加在上海舉行的,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國際進口博覽會。法雷利參議員在中國澳洲商會調查報告前言中的言論,與艾班尼斯政府的公開對華關係言論保持距離,並已在中國官方媒體上傳播。這位貿易部長最近說:「我們繼續基於我們的國家利益與中國接觸,而不在乎美國人可能想要或可能不想要甚麼。」「我們不想減少與中國的業務往來,我們希望與中國做更多的生意。」這次調查中一半的受訪澳洲公司表示,隨著艾班尼斯政府領導下雙邊關係的改善,在中國開展業務變得更加容易。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中國的出口有所增加,最近的外交和貿易部數據顯示,大麥、牛肉、龍蝦和葡萄酒出口商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大多數澳洲企業(62%)表示沒有受到重大影響。一位回應調查的澳洲商界高層人士說:「儘管政治緊張局勢有所緩解,但我們仍在克服許多相同的障礙。」(南平)分享 /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