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新型血檢助力乳糜瀉確診  無需攝入麩質避免不適

【本報墨爾本訊】澳洲研究人員表示,一項新的血液檢測可能「徹底改變」乳糜瀉(coeliac disease)的診斷方式。

研究發現,該檢測在診斷乳糜瀉時具有極高準確性,且無需患者提前攝入麩質。

目前,該研究正在擴展至不同人群,有望在兩年內推出這一新的檢測方法。

乳糜瀉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對小麥、黑麥和大麥中含有的麩質蛋白的免疫反應引起。診斷乳糜瀉非常重要,因為它可能導致長期健康問題,如腸道症狀、骨質疏松症、不孕不育,甚至某些類型的癌症,如淋巴瘤。

現在大約有超過35萬名澳洲人患有該病,但其中約四分之三的人並不知情,當前的診斷方法需要患者在檢測前數周食用麩質,這一過程被稱為「麩質挑戰測試」,但該測試會讓許多患者望而卻步,尤其是兒童。全球約80%的乳糜瀉病例未被診斷出來,部分原因就是這種檢測方法的不適性。

傑森是WEHI研究所的乳糜瀉研究實驗室負責人,同時也是皇家墨爾本醫院的胃腸病學家。

他說,WEHI研究人員與布里斯本的Novoviah Pharmaceuticals合作開發的這項新檢測,有望「革命性地」改變患者的診斷流程。

這項檢測通過將患者血液樣本與麩質混合於試管中,檢測是否存在引發乳糜瀉的T細胞,患者無需接受侵入性胃鏡檢查,即使不攝入麩質,檢測結果也能準確無誤。

傑森說,這將提升疾病檢測率,尤其對那些遵循無麩質飲食、不願攝入麩質以避免不適的患者而言。

一項對181份來自乳糜瀉患者和非患者的血液樣本的研究發現,新的檢測方法在診斷或排除乳糜瀉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準確性」,即使在遵循無麩質飲食的人群中也是如此。在一個案例中,一名10年前被診斷出患有乳糜瀉的患者檢測結果為陰性,這使得可以做出不同的診斷,讓研究人員能夠為她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法。

研究人員正在努力確認該檢測在不同人群中的準確性,並計劃在未來兩年內使其可用。(美麟)

分享 / Share :

[post-views]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