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坎培拉訊】人工智慧(AI)或為規劃未來城市、提升生產力的理想工具,但專家指出可能會因此付出代價,可能會有工作流失風險。
澳城市規劃領域最高機構稱,AI是推動規劃師變革的四大驅動力之一,其他驅動力包括氣候變化、人口以及政治和社會環境。研究發現大型語言模型(LLM)可輔助城市規劃者完成多項任務,雖或提高效率,但也可能致部分崗位消失。Waikato大學Xinyu Fu博士探討了LLM在城市規劃中的潛在應用,發現規劃師大量時間花在行政任務上,而許多此類任務可借助AI完成,AI在城市規劃中應用非取代人類規劃師,而是助其專注更重要工作,減輕壓力後可更專注社區互動與制定長期戰略。紐西蘭Hamilton市議會試點專案顯示,LLM分析數千份規劃提案公眾意見並總結,若由人類完成需數月,而用GPT-4模擬規劃師工作流程,幾小時即可出色完成,成本僅約15美元。澳洲政府一直在強調提升生產力必要性,財長甘馬斯(Jim Chalmers)將其列為主要經濟議題。但生產力委員會報告顯示,澳人工作時長和數量創新高卻致生產力下滑。澳洲規劃決策落地常需數年,專家稱AI有望改變現狀。澳規劃協會(PIA)註冊規劃師本內特稱,協會已為國內規劃師提供指導手冊,AI可協助處理低風險任務,但規劃決策多為主觀決策需人類干預,故要設防護措施。本內特說,澳洲目前正面臨規劃人員短缺的問題,規劃領域已展開AI應用,如維州Yarra Ranges市議會用AI做開發評估,昆州陽光海岸地區議會測試AI虛擬形象技術回答納稅人問題,規劃師正引領AI應用提升服務便利性。PIA制定手冊旨在讓規劃師瞭解AI機遇與風險。本內特提醒說,LLM存在偏見,管理此類風險在有明確規則時較易,涉及主觀或權衡討論則更複雜。新南威爾士大學AI研究所沃爾什教授認為,AI用於城市規劃雖或影響崗位,但並非必然,更應視為是完美應用。鑒於澳洲規劃師短缺,他主張用AI工具提升工作水準、靈活回應公眾需求。此外,他還呼籲聯邦政府在AI監管上發揮領導作用,制定適合澳洲的方案,數字空間最好監管應在國家層面,且澳洲民眾或更傾向歐洲監管方式,而不是美國式的放任做法。(王傑)分享 /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