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年輕人看房換住宿成新趨勢 若成隱性無家可歸就需干預

【本報悉尼訊】威爾士夫婦自八年前便不再支付租金,且近期也沒有付租金的打算。

這對已婚的創作型歌手曾在新州海岸邊帶游泳池的兩層樓住宅等地方居住過一段時間,卻沒有花一分錢。

威爾士夫婦表示,這是一個以物易物的系統,他們可以免費住宿,房主在度假時他們幫忙照看寵物等。

這對年輕夫婦大學畢業後覺得全職工作有點太糟糕了,於是決定為自己工作並照看房子,他們網上找到的寄宿地今年預訂火爆。

威爾士先生表示,他們去過Whitsundays和Victoria農村,無住處時就住露營車裡,像車輪上的豪宅,只需網路連接和小空間放音樂就行。

他們開設了YouTube頻道,通過獨立民謠樂隊發佈音樂,同時為其他品牌拍攝視頻。對他們而言,這是完美的生活方式,喜歡冒險,每次搬家都是新開始。

威爾士夫婦並不打算在短期內安頓下來,沒有想過要放棄這種照看房子的生活方式。

他們表示這有很多好處,房屋託管有很多讓人喜歡的地方。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付任何帳單,這是一個省錢的好方法,也是一個結識新朋友的好方法。他們通過看房子認識了一輩子的朋友。

昆士蘭大學城市規劃副教授波佳妮稱,寄宿作為旅行生活方式很美妙,但擔心家庭保姆增多與無家可歸者增加有關,不希望人們因負擔不起費用而被迫做家政,由於沒有任何數據顯示有多少人在家中寄宿以及他們這樣做的動機,這成為了一種隱性的無家可歸。如果他們說我這樣做是因為我真的負擔不起其他東西,這就是我們需要政策干預的地方。

澳住房與城市研究所常務董事福瑟林漢姆表示,房屋託管並不是一種新現象,只是人們房屋託管的時間長短發生了變化。年輕人曾將寄宿作為短期和過渡性的居住方式,但隨著住房擁有率的下降,寄宿正被用於長期居住。若因買不起或租不起房而被迫如此,則令人擔憂。住房系統正向好發展,我們有理由樂觀,但修復需要一定時間,這不是一個單一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多建房,並改善租房監管。然而,勞動力和供應鏈短缺造成價位挑戰,住房系統還需解決其他問題,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解決。(王傑)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